連續涉入/處理兩件不太對等的工作問題。
其一,委託案的助理們來找我抱怨計畫主持人的種種不當,包括經費以及行事的風格。感覺上好像看到兩年前初入社會的自己,適應不良,以及對一些繁瑣的枝節經常性感到厭惡與不耐。
我請他們吃飯,用學來的用詞一開始表達自己非常能同理他們的感受,諸如像是喝酒是部分職場不可避免的壞習慣(但女生要懂得保護自己),強調試著理解問題但仍應尊重計畫主持人的主導性...之類的。為維護工作上一件事情的順利執行,只能勸他們不要意氣用事,人、事要分開來看...。我覺得發言沒有逾越身份了,卻不知為什麼就覺得厭惡起自己的世故起來。
我也曾經是那樣不適應的年輕人,不是嗎?有那種長官一定會辭職不幹的,為什麼我得說出那樣的話,只因為我是計畫委託單位嗎?如果當初適應不良的我聽到這樣的話會作何感想?除了理解做一件事情的分寸與立場外,我足以讓人"信任"嗎?
被我信任的人並沒有出現,或許因為時間的關係,或許因為找到了自處的方式。現在如果到當時討厭的嘴臉也不會有特別的感想,想來也就是這樣了,因為能理解所以劃清界限就好,還是年輕人的偏執個性但是學會不鬧事是必須的。為了維護自以為是的價值工作上還有取捨的必要。
其二,同事w因為職務上的不愉快,萌生放棄的念頭。她能力好工作也認真,但因為某些結構或被忽略的因素,新來的人職位卻比她高。我誠心的(必須先讓自己先理性思考地)強調她把工作作得很好,並且無可取代,勸她先考量工作的獨特性,再來衡量生涯規劃、父母要求等等一些(我從來沒有意識到的)問題。在討論過「快樂的人計較比較少」的問題過後,我們都同意辭職是唯一對的起自己的辦法。
w和我不是同一個類型的人,某個部分程度的像而已。但我佩服她有這樣的勇氣提辭職,不管會不會被過度解釋。不爽就離開的邏輯,想來應該會很帥氣,憑什麼我以為成熟的人不應該這樣呢?
Recent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