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下午的放映廳,大概有三十多個人吧,"石頭夢"一放映完,出口沒有一如往常的快速打開,工作人員紛紛走進來,有人開口說話。
"大家好,我是石頭夢的導演胡台麗...還有一些時間,或許我們可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看完的想法"
紅色衣服的老先生舉起手來,工作人員遞過麥克風,老先生的聲音有點顫抖,他說這是他第二次來看這部片子。
接著老先生發言的,是他身後坐著一整排政大民族所的研究生,然後是小學老師,然後是一個有氣質的外省女士,她問導演石頭夢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。
大家顯然有共識應該要好好推廣這部片子。
然後胡台麗說不知道為什麼,比起"穿過婆家村"、"愛戀排灣笛",推"石頭夢"這部片子覺得有點困難,大家顯然好像不是很有興趣。(或者大家對所謂的"老兵的故事"不是那麼感興趣!?她說。)
我想起幾個月前"生命"的盛況,對照著看"石頭夢"的感動,兩部片子雖然切入的層面不一樣,但觀照的卻都是生命的本質,尤其是921的記憶猶新,相較之下"石頭夢"比較像是缺少衝突但卻一直都存在某個角落的不起眼故事。
不起眼,卻觸動我們每個人對於族群議題的認知核心。
Recent Comments